白沙罗 ~ Thai Base の沙爹
Thai Base Restaurant
地 址 : 看地圖,Persiaran Meranti
美味指數 :˜˜˜
價格指數 :˜˜˜
地图:

5:33 AM | Labels: 雪蘭莪 | 0 Comments
巴生美食 - 家乡の咖啡馆
店的装修如其店名有家乡风味,和各地咖啡连锁店一样走古代乡村路线。食物呢,就和平常的咖啡馆一样也没什么特别又有自己特色的招牌菜。
我来过这家家乡咖啡馆有三次了,如果不是没得泊车或是跟朋友,我都不会选者来这家店。
这是酸梅水,一点都不酸。。还特地叫它加料才能喝
空空的,下次来还是吃他炒的东西比较好
“炒东粉” RM6.90 ~ 三道里最很多料的一盘,也是值得吃的唯一一盘~
MR.KAYA 家乡の咖啡馆
地 址 :Persiaran Bukit Raja,Jalan Tiara 2c 營 業 時 間 : 10am 開始營業美味指數 :˜˜
價格指數 :˜˜ (RM0.90 ~ RM20)


6:12 AM | Labels: 雪蘭莪 | 0 Comments
家常便菜 ~ 元宵晚餐
注意哦,有八粒汤圆,代表? = "发"
哦~我最爱吃的点心。。 有份两种黑胡椒味和原味的
老妈的情人餐~
在老妈的字典里,鸡扒只有在特别的日子里才可吃到。。所以在这特别的日子她学了一道特别的菜肴有鸡扒,奶油虾,班兰饭/青饭,小菜。。。看了想吃吗?嘿嘿~味道不错的哦~
7:34 AM | Labels: 家常便菜 | 0 Comments
家常便菜 ~ 淡奶咖哩鸡
3:03 AM | Labels: 家常便菜 | 0 Comments
家常便菜 ~ 七彩斋鱼生
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七彩鱼生,粵語又稱撈起鱼生,簡稱撈起、撈魚生或撈生(「撈」是粵語“拌”的意思),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過農曆新年時的特色賀年食品,多於人日食用,代替七菜羹或七菜粥,七彩繽紛的魚生有七彩燦爛的好意頭,而七彩鱼生這個名稱,又有了「風生水起」及「越撈越旺」的意頭。
七彩鱼生近似九江魚生,但醬料不同。材料包括魚生、生菜絲、西芹絲、紅蘿蔔絲、薑絲及花生碎等,醬料以酸梅膏加桔子汁添糖水調成。做法首先是將各材料逐一加到碟上,每加一樣材料,都要說一句吉祥說話。當所有材料加好後,圍桌的所有人就會拿起筷子,把所有材料撈(拌)在一起,口中要同時說「撈起撈起」。當材料拌勻後,便可以食用。
其实要吃七彩鱼生不用花费太多,自己也可以DIY。只要家里有基本的料理那就可以做得成了。。简单又容易。姜,萝卜,黄瓜丝,卷心菜丝,尖椒丝,香脆的饼干(过年的饼也能),花生米碎,白芝麻,酸甘或lemon(浆或jam也可以),白醋,柑,橙,等。记得要有甜、酸、辣、香、鲜的口味和七色才能符合七彩鱼生的条件,所以准备中也要留意一下每个味道都要平均~
1。把一半或1/4的姜,萝卜,黄瓜丝和白罗卜放点白醋和糖奄一奄。。黄瓜放点辣椒,这样就有点辣味了~
2。然后再自做酸甘汁,可用酸甘或lemon(浆或jam也可以)橙汁。
3。再来把柑皮除去,一块块的拿出来。。。就能当鱼生肉了~
4。最后把料全摆在碟上,铺上饼干,花生,芝麻。在放炮制好的酸甘汁。。。搞定~
就这样简单可以捞啦~
1:55 AM | Labels: 家常便菜 | 0 Comments
雪州一天旅游记
食物介绍到 http://travellingworlds.blogspot.com/2008/02/blog-post_14.html
3:47 PM | Labels: 旅游记 | 0 Comments
乌鲁音美食 - 瑞園茶餐室の卤面,炒面线
这里的卤面和其它地区不同的是它的味道比较浓厚,汁色也比较黑。乌鲁音卤面比普通黄面粗,其形状比起一般黄面粗肥平扁。面条都是由店主本身亲手制作,所以都是面比较新鲜又滑爽。
当一碗黑热热的卤面加上黑醋~ 味道简直是令人打开胃口~ 这里除了卤面,还有好吃的炒面线,鱼饼还有特製藥材燉水魚掌。如果有机会到经过这里别忘了来品尝。。
~卤面洒上黑醋,开餐咯~
~炒面线,超香超好吃~
鱼饼,够弹口。。。只是有点咸
炒饭。。 嘿嘿~ 没想象中的那么好吃,普普通通,还是叫别的吃比较好~
地 址 : 38,Jalan Besar,Ulu Yam Lama,44300 Batang Kali,Selangor.
營 業 時 間 : 10.30AM--10.30PM(逢週三休息,華人新年除夕和初一休息2天
電話:012-3604837/03-60751125(刘宝瑞)、(黄于芹)
美味指數 :˜˜˜˜˜
價格指數 :˜˜˜˜
特製藥材燉水魚掌---60令吉(每盅)花生燉肉-15令吉(小),20令吉(大)
地图

Linking Pages
中国报边走边吃~ 瑞園茶餐室の特製藥材燉水魚掌寻食记~ http://foodjourney.com.my/fjlatest/branches/listContent/120
3:17 PM | Labels: 雪蘭莪 | 0 Comments
巴生美食 - 直落玻璃の肉骨茶
肉骨茶
肉骨茶Bak-Kut-Teh (閩南語) 是一種流行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帶的食品,是以肉與骨配合中藥煲成的湯,並沒有茶葉或茶的成份,但是由於食用時多會泡茶解湯肉的肥膩,所以一般都習稱肉骨茶。其中,以巴生肉骨茶最為著名。
肉骨茶雖名為茶,但實為混合中藥、香料(包括八角茴香、桂香、丁香、大蒜)及肉排熬制多個小時的濃湯。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小鎮,甚致加入海參和鮑魚一起熬制。
肉骨茶通常伴白飯或以油條蘸湯來吃。以醬油、碎紅椒和蒜蓉一起調味。 各類中國清茶(馬來西亞的巴生河流域地區以鐡觀音最為流行)通常會隨湯奉上,相信可以清走豬肉的油膩。在馬來西亞,肉骨茶是一道典型的早點菜式。
肉骨茶的由來
「肉骨茶」原是馬來西亞華人的一大發明,清末時期,那時的華人為了逃離國家的動蕩不安,紛紛遠涉重洋來到了南洋謀生計。那時的馬來亞為英國殖民地(當時馬來西亞還未獨立,稱為「馬來亞」),英國在馬來亞搜颳了許多的資源需要運送回英國,於是在巴生(離首都吉隆坡30公里的城市)建立了深水碼頭。不少華人由於知識水平不高,來到馬來亞也只能以勞動換取薪資。在巴生河谷採挖「錫米」的華人,為了維持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和適應熱帶地區的氣候,需要進補,但他們不捨得購買些昂貴的中藥食譜。當時的中國人也把藥湯稱為「茶」,用豬骨和一些普遍常用的中藥,以及一些家傳的偏方一起熬,不但美味、營養豐富,還提供於所需的能量,並且能抗風濕,又能耐饑餓的食療「肉骨茶」。
在巴生和南方的肉骨茶的味道差别很多。南方的比较淡味而确汤色比较淡而巴生比较重味汤色是黑黑的,越黑就越重的香味,所以人家说吃肉骨茶一定要在巴生吃。
也许很多人不知有的巴生肉骨茶也有反传统的煮法了,现在有干肉骨茶,肉骨茶加辣椒,海鲜肉骨茶,肉骨茶SOTONG,等~ 在巴生最出名的是直落玻璃肉骨茶,在外坡也会看到它的招牌哦。。
直落玻璃肉骨茶
(凤山寺/九王爷前的桥下店屋)
地 址 : Jalan Teluk Pulai,41100,Klang . 營 業 時 間 : 7 am 開始營業
美味指數 :˜˜˜
價格指數 :˜˜˜˜ (RM8 一人)
直落玻璃肉骨茶 (分行)
(Federal Highway出口,ING/Maybank后面)
地 址 : Taman Intan
營 業 時 間 : 7 am 開始營業
美味指數 :˜˜˜
價格指數 :˜˜˜˜˜
后记:其实我吃了,感觉味道比较谈,它比较适合外坡人来吃。
地图1:


地图3:

11:10 PM | Labels: 金名单册, 雪蘭莪 | 7 Comments